經過近三個月的試運行與調試優化,由信息技術中心建設的礦用設備監察管理系統于近日正式上線運行。該系統通過技術升級與國產化改造,全面提升了礦山設備監管的智能化水平,為保障礦山安全生產、優化資源調度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根據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寧夏局要求,原有礦用設備監察管理系統在功能擴展性、數據實時性等方面已無法滿足當前安全管理需求,為此,寧夏煤業公司決定啟動系統聯網升級改造項目,全面重構系統架構。通過在原有平臺功能基礎上新增水害防治聯網、礦壓監測 聯網和管束監測聯網三個模塊,對各礦安全監控、人員定位、復合災害預警等數據進行采集、處理和展示,實現各礦重大設備數據集成,助力公司生產指揮中心實現精準調度與科學決策。
項目團隊嚴格遵循“需求導向、分步實施”原則,在項目實施期間,與業務部門管理人員開展10余輪需求對接,確保系統功能與生產場景深度適配。在試運行階段,系統已覆蓋公司各礦、洗煤廠,累計接入礦用設備1200余臺,日均處理數據量超50萬條。該項目系統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及解析均基于信息技術中心此前自主研發軟件平臺搭建,確保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此舉不僅符合國家礦業智能化與信創產業政策,還為系統后續迭代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該項目現已取得國家級專利及軟件著作權。
此次礦用設備監察管理系統的正式投入使用,不僅是信息技術中心自主創新的里程碑,更是寧夏煤業公司推動礦山安全高效生產的生動實踐。當前,以“1126”鏈勢發展戰略為指引,寧夏煤業正持續打造礦山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示范標桿。
版權所有: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管理:信息管理部技術支持:神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京公網安備110401300070號 京ICP備100323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