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公布了2024年度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評選結果,梅花井礦申報的“深部采動軟巖巷道變形破壞機理與爆破卸壓調控技術”“帶式輸送機搭接處導流緩沖斜板倉及其設計方法”和“灌封環氧樹脂預防速度保護磁頭消磁”三項群眾性經濟技術成果分獲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
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評選活動由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全國委員會主辦,是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優秀技術創新領域重要獎項。此次參評的“深部采動軟巖巷道變形破壞機理與爆破卸壓調控技術”“帶式輸送機搭接處導流緩沖斜板倉及其設計方法”和“灌封環氧樹脂預防速度保護磁頭消磁”三個項目,立足礦井安全生產實際,圍繞智能化建設,推動礦井“四化”建設中凸顯群眾創新力量的生動體現。
一直以來,該礦始終做好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五小成果”轉化工作,把緊貼安全生產中心工作潛在的“卡脖子”難題作為激發全員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抓手,鼓勵廣大職工群眾立足工作崗位、立足生產實際、突出問題導向,廣泛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創造,努力把職工隊伍的創新潛力與熱情激發出來,奏響“大眾創新”最強音。
2024年,該礦加大科技攻關力度,“拱形巷道邁步自移式快速掘進支護系統”項目榮獲自治區科學進步三等獎,“大埋深大采高近斷層類孤島工作面礦壓治理技術研究”項目榮獲寧夏煤業公司獎勵基金二等獎。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推廣成效顯著,引進矮機身掘錨機、新能源膠輪車,推廣小煤柱送巷等技術,成果轉化成效顯著,獲得中國職工技術協會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獲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小改小革成效顯著,廣泛開展“五小”創新攻關,完成技術創新成果立項88項,創新創效成果顯著。
今年,該礦還將大力實施藍領創新,圍繞安全生產和降低職工勞動強度開展科研項目,充分利用“勞模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強化重大災害防治,軟巖支護、礦壓治理,實施“揭榜掛帥+破題攻堅”行動,落實獎勵政策,激發職工創新熱情。 (供稿:王永航)
版權所有: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管理:信息管理部技術支持:神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京公網安備110401300070號 京ICP備100323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