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聚焦主責主業,突破關鍵領域“卡脖子”技術瓶頸,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礦機公司大力推進“智慧工廠”建設,全面提升維修制造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礦機公司在礦機設備檢修過程中,面對立柱銹蝕、電機絕緣擊穿等問題時,因未掌握立柱激光熔覆熔銅及礦用電機再制造技術,大部分設備只能更換新件或委外維修,維修成本居高不下,嚴重制約礦機公司高質量發展。
礦機公司聚焦關鍵領域開展“揭榜掛帥”,確定立柱激光熔覆熔銅及礦用電機再制造為重點技術攻關項目。為保障項目高效實施,一把手親自掛帥,分管領導主抓,專班成員落實,選拔骨干組建項目技術攻關團隊,找準項目突破口,先后確立攻關難點20項、制定措施38項,倒排工期,全力攻堅。
“走出去”學習,尋找突破口
針對激光熔覆熔銅及電機再制造技術卡點堵點,該公司先后組織28人次到國內技術前沿廠家駐廠對標學習,側重了解激光熔覆熔銅再制造技術工藝流程、設備運行技術參數、合金粉末成分等關鍵技術和電機再制造中電機繞線圖、線圈脹型等核心工藝,現場練習線圈拆解、嵌線、電機性能測試等關鍵工序。項目技術攻關團隊在學習中積累經驗,摸清激光熔覆熔銅、電機維修等關鍵技術點,把“卡脖子”清單變成重點攻關布局清單。
勇克關鍵核心技術壁壘
圍繞電機維修核心技術壁壘,該公司技術攻關團隊多方位、點線面逐一突破,結合自身經驗反復推敲、試驗,精準引進維修設備,高標準制定電機大修工藝流程。為攻克線圈繞線圖紙技術封鎖,對入廠礦用電機進行全方位拆解、檢測,通過“探索+學習+校正+積累”攻關模式,精打細磨、尋找規律,最終自主成功測繪電機大修關鍵技術圖紙。深入探究礦用電機特性,熟練運用專用設備,增加專業測試項目,自制高質量電機線圈,掌握高標準嵌線工藝,電機維修實現完全自主可控。通過電機維修經驗積累和技術儲備,不斷向其它電氣設備維修業務拓展,竭力攻克變頻調速一體機及永磁電機檢修技術難點,現已完成20臺變頻調速一體機維修及試驗,永磁電機已完成永磁體轉子拆解。對維修的電機采用定子線圈勵磁檢測、電機綜合性能試驗、轉子的動平衡試驗等多種檢測工序,確保電機維修質量,減少井下電機檢修頻次,降低井下安全風險。
同時,圍繞激光熔覆熔銅再制造技術,該公司技術團隊創造性提出“車鏜一體專機構想”。經團隊反復研究論證,制定具體技術參數和要求并委托機床制造廠家生產加工。該車鏜一體機屬國內首創,成功實現一次裝夾完成靜密封、螺紋的車削加工和內孔的鏜削加工,節省3道工序的同時有效地解決了因誤差累積導致的質量問題。在刀具選型中,先后試用20個不同品牌材質刀片,經綜合對比,選定了2款性價比高的刀具,每片比進口刀具節省300元,實現了低成本高效車削加工。
構筑關鍵核心技術新高地
結合生產現場實際,該公司自制電機部件電動翻轉臺、電子繞組拆線機、電機定子起吊專用工裝等,確保電機大修全流程安全高效。加裝高精度激光鏡頭實時監測裝置,實現對關鍵參數的精確捕捉和瞬時分析。設計并加裝激光鏡頭溫度測量和激光器防塵密閉裝置,實時掌控激光鏡頭溫度及環境變化,實現對精密光學元件的精心維護與保養,確保熔覆熔銅設備“安穩長滿優”運行。
該公司積極采用重力送粉代替原有氣載送粉技術,并且適配最佳功率及轉速,不僅提高粉末表面結合力,更是將粉末利用率由65%提升至97%,大大減少粉末消耗量和廢粉產生量,節約了生產成本。自制鏜床缸口找正工裝,可高效完成缸體內孔與工藝架口基準校準任務,徹底實現了一次性完成鏜削加工,有效彌補了鏜頭頻繁退刀排屑短板問題,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與質量。
2024年,礦機公司自主完成立柱激光熔覆18萬余平方分米,缸體熔銅13萬余平方分米,礦用電機維修超22萬千瓦,大大節省了委外費用,為公司降本增效貢獻力量。
版權所有: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管理:信息管理部技術支持:神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京公網安備110401300070號 京ICP備10032362號